☆、典故与迷藏(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酷书网新域名清大家记住,www.xkstxt.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玄影的回答让眼前的这一大群的孩子很是满意,在过了第一关之后,玄影即将迎来第二关。

    “既然你那么厉害,那么你一定很了解《三字经》中提到的名人名事,华夏上下五千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那么第二关就请你讲一讲你所知道的名人名事。”在玄影回答了第一个孩童的提问之后,另一个男孩站了出来,对玄影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也是第二关的关卡。

    “这……”听了男孩的问话,玄影有些呆愣了,华夏上下五千年,什么样的人都有,伟人伟事,名人名传,没有上亿,也有上万,一时间玄影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但是考研在即,不可能给你时间慢慢考虑,选择只能把那些最耳熟能详的典故说了出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玄影思想了一会儿后,说出了一个典故,说完一个又开始说下一个。“《王戎识李》: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们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一个典故完又一个典故接下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想借东游看海,来会会项橐。一天中午饭后,父亲去锄地,项橐跟着玩儿。在地头的路上用小石头围了个圈,里面用薄板石盖了间小屋。正玩的高兴时,忽然从西南驿道上来了辆马车,上面坐着位长者,头挽髻,宽袖长袍。后面跟着一些弟子。驾车的便是那个人死冠不免的子路。他头戴盔,身披甲,手执长鞭,嘴里不断的喊,驾,驾!猛然看见一个小孩蹲在路中间玩,就大声吆喝:‘闪开!闪开!’项橐若无其事,照样玩他的。子路满脸怒气,伸手要揍项橐,被孔子禁止。孔子下车问:‘你这小孩子怎么不让路?’项橐说:‘城躲马?还是马躲城?’孔子一时语塞,弟子们也哑口无言。只好绕‘城’而过。子路气未消,走到地那头去麻烦了一会儿项父才走。项橐见他们走后,去问父亲,他们说什么来。父亲这般如此的说了一遍,项橐说他们再回来,你就这样告诉他们。再说孔子向北走了一会儿,看天色已晚,离驿站尚远。特别听说神童就在这一带,未很好交谈感到很惋惜。便决定原路返回,在此住宿。回来后,子路果然又去麻烦项父问:‘你的锄一天到底锄多少下?’项父回答:‘你的马蹄一天抬多少下,我的锄就锄多少下。’孔子听后很愕然,便问:‘那会儿你说不知道,这会又这样讲,是谁教你的?’项父是个厚道人,不会说谎,便对孔子说了实话。孔子断定这个小孩就是他要见的神童。便吩咐弟子们找店住下。打算进一步找项橐交谈交谈。这地方无论是民宅还是店家,都种秋齐棘子当院墙。孔子进店没注意,袍子被棘子挂破了。一个弟子很恼火,便对围观的人有所指的说:‘此地棘子甚多,自幼长刺,大了更恶,实乃无用之材。’项橐也在其中,一听便知弦外有音,就问:‘先生们,什么是‘有用之材’?’孔子说:‘诸木之中,唯有四季长青的松柏最好。’项橐接着问:‘松柏确实是有用之材,你能说出松柏为什么四季长青吗?’孔子说:‘因为松柏木质硬,无孔、心红。’项橐接着又问:‘那竹子可是心白有孔,为什么也四季长青?’孔子无言以对。当晚不欢而散,各自休息。第二天一早,孔子便遣弟子去找项橐交谈。去的人回来告诉孔子,项橐和几个小伙伴们到东边看日出去了。孔子便亲自到村东去找。不一会儿便发现了项橐和另一个小孩儿正在池塘边争执着什么。于是孔子便凑了过去,只见两个小孩儿争得面红耳赤。那个小孩儿指着太阳说:‘你看!你看!早晨它像车轮子,中午就像个盘盂,这不是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吗?’项橐说:‘离我们近必定晒人厉害,可早晨虽大,反而沧沧凉凉,但到了中午却像火盆烤人,开水烫人呢?’正当二人相持不下,见孔子来到,便请教孔子。孔子哼哼啊啊也没说出个所以然。这时,有群鹅在池塘哇哇叫着戏水。项橐就问孔子:‘鹅的叫声为什么这样大?’孔子说:‘因为它的脖子长。’项橐说:‘蛤蟆、蛙子脖子很短,叫声也不小。’孔子又吱吱呜呜了。项橐诚恳地说:‘人们都说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伦纲常,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怎么这些事不给俺讲清楚呢?’孔子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玄影在说了三个典故之后说不下去了,见玄影说不下去,擎宇走了出来,不顾他人的眼光,帮玄影接着又说了几个典故。

    《咏鹅》: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