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杜花时幼微出生(1/3)
酷书网新域名清大家记住,www.xkstxt.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第一章杜花时幼微出生据《唐诗纪事》、《唐才子传》载,鱼玄机,原名幼微,字蕙兰,长安(今西安市)人,资质出众,聪敏过人。15岁时,嫁给补阙李亿为妾,因与李亿的妻子不相容,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出家,成为长安咸宜观中的女道士。后因妒杀女婢绿翘,被京兆官温璋处死。
对于上述史事,大凡有一些历史知识的人都耳熟能详。但是,现实中发生的事往往会出乎意料,对于历史来讲,有时也是一样。据之说,玄机之事也不全然如史所记。
唐武宗会昌四年(844)二月初一,天上出现日食,当时的人们都认为天狗食日是一种凶像,兆示着将要出现血光之灾。长安城内家家户户都拿出家伙什,在街上一通猛敲。大约过了一刻时分,太阳才缓缓出现,人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到了初八那天,挑起太原动乱的杨弁及其随从共五十四人就被押解到京城,全部都被斩于东市狗脊岭。看着那血流成河的惨状,又引起老百姓一阵骚乱,纷纷传言:“看,怎么样,应验了吧!以后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事呢?”
有人问:“杨弁等人当兵当的好好的,为什么要闹乱。”
市人叹了一声,答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眼下有些士卒,进入行伍并不是为了保家卫国,都是为了赏钱,少给一文都不行。结果是钱没要上,还白白搭上了一条性命。”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去年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去世后,他的侄子刘稹想要世袭刘从谏的职位,遂封锁消息,不为其治丧。朝廷得知后,就派兵进行征讨。在征讨的过程中,奉命前往榆社进行增援的杨弁因赏赐遭到拖欠,率众驱逐河东节度使李石,转而投奔刘稹,使得整个征讨行动陷入僵局。当朝宰相李德裕上奏朝廷:“宁愿赦免刘稹,也必须诛杀这个叛贼!”在榆社县驻守的河东士兵们,害怕其它藩镇的兵马进攻太原时伤及自己的妻儿。就在监军吕义忠率领下,出兵攻取太原,活捉了杨弁。
眼下,刘稹依然逍遥法外,朝廷四处派兵征讨。长安城中人心惶惶。尽管,兵荒马乱,路倒频现,人人提心吊胆,但日子还照常还得过。
虽然人们惶恐不安,五月的杜陵原,蔷薇依然怒放,姹紫嫣红,煞是喜人。芙蓉园中,隐隐约约传出一阵阵音乐,音色怡人。一切又都是那么祥和,那么静谧。
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声婴儿的啼哭声。
寻声望去,原来,是这原下的一户鱼姓家里,出生了一个女婴。这个女婴生得眉清目秀,人见犹怜,小两口喜欢的不得了。
和众多家庭一样,孩子生下后,都面临着一个起名问题。给孩子起什么名呢?古代人认为,为孩子起名绝不单纯是一个名称问题,这不单是关乎孩子前程和命运的大事,也预示着将来整个家庭的兴衰。
鱼父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名字。
鱼母说:“看你,又不是让你上刀山,给孩子起个名,怎么就这么难,半天也没憋出一个字。还是让我来起吧!咱这是个女孩,又是五月蔷薇花开时所生,干脆就叫她蔷薇吧!
鱼父说:“这多直白,谁家的孩子叫个花名呢?以后但凡花开时,人家都说,‘走,咱们去看蔷薇去。’就会被人误会,还以为是要去看咱女子去,那多麻烦。”
鱼母一想也对,就说:“那该起个什么名,你说。”
鱼父灵机一动说:“蔷薇这个名到是不错,不如就取它一个字,叫‘薇’,你看怎样?”
鱼母说:“叫‘鱼薇’?与‘鱼尾’同音,不行,不行,叫个鱼尾巴多难听。”
鱼父说:“要不,再给中间添个字行吗?”
鱼母说:“在中间添个字,添个啥字呢?”
鱼父说:“添个‘小’字,怎么样?”
鱼母说:“行是行,只是太俗了,孩子老了以后怎么办,还叫小薇?不行,不行,再想想吧。”
鱼父又想了很久,就对鱼母说:“嗯!想不起来了。”
鱼母有些生气,就数落鱼父说:“连给孩子起个名都靠不住,你说,我将来还能指望你干什么。”
此时,孩子好像听懂了似的,嘴巴一撇,就哭了起来。
鱼母赶紧把孩子抱起来喂奶,说:“看孩子都不高兴了。”
鱼母一边摇着孩子,一边说:“不要哭了噢!宝贝,再给你起个好听点的名字,不要哭了,噢!噢!”
接着她又转过身给鱼父说:“要不,咱花上点钱,去请个先生来,这也是孩子的终身大事,马虎不得啊!”
鱼父应了一声,随即出去,请了一个先生回来。
那先生进屋后,看了看孩子,连声称赞。此后,便打开了话匣子说:“你们知道不,咱们所居之地,可用贵、名二字来形容。所谓‘贵’,汉代时,汉宣帝就常在这一带游玩打猎,驾崩后就埋葬在此。所谓‘名’,就是京兆杜氏,沾这帝陵之灵气,从此以后门第显贵,历代都有高官和名人涌现。仅在本朝,就出了五位宰相,正所谓‘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