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神出鬼没的晶玉(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酷书网新域名清大家记住,www.xkstxt.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要说在黑潮纪,尤其是资探员,见得最多的是什么?死亡会在饥饿时误食有毒的食物而死、会在与野物搏斗时被咬死踩死撕成十七八块而死、会伤重无药无医不能及时救治而死、会在某个生死时刻被伙伴背叛当诱饵当盾牌莫名其妙地死……方式多种多样,只有想不到,没有干不出。

    见多了死亡,人的心当然会变得麻木冰冷,哪怕是至亲的死亡,也能很快收拾心情,转而面对未来。因为,你不知道下一个死的人是不是自己,你哪里还有心情去关心死者?

    这种情绪,说得好听点叫做“拿得起放得下”;难听点就是冷血、残忍、自私。可是,那些一个劲地沉浸在过去、只会悲伤号啕的人,绝对比别人死得快。

    ——无法从悲伤中走出的人,会很快被悲伤带走。

    越是资深的资探员,其行为比别人越发显得冷酷。甚至于仇恨在他们眼里也是可以估价的东西,对自己有利时怎么做都可以;有伤于己身的,头脑便要冷静下来,好好盘算、细细谋划。

    所以,当年征程公会的老雷,死了家族唯一的男丁,却还能与白选握手言和。那是迫于实力不济,也是被诱于晶石矿的重利。

    所以,当年和现在的白选,失去了猛犸和皮皮,能飞快地抹干眼泪,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那条路去走。活人总不能被死者拖累,哪怕是再亲密的亲人。

    你悲悲切切个一千年,死去的人就会活过来吗?你自己的人生路就能顺畅地走下去吗?热血沸腾和成为冷血动物,哪一种能让自己多走一步路,哪一种就会被选中。

    那么,既然死亡是司空见惯的事儿,白选是为自保计赶紧逃命,还是为了在意的人拖着半残之躯去冒险?

    这个选择其实在绝大多数资探员那里都不成其为选择,只因自己都朝不保夕之时,还会记挂着旁人的很少。更何况,白选所在意的除了幼时有情份的小伙伴,就是幼时有情份的大伙伴的儿子。

    都是过去十几年的事与人,还那么执著干什么?有句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很显然,当下白选要面对的,是比瓷器活更难应付的事儿。而她别说没有金刚钻,如今连个铁榔头也拿不动了。

    但是,白选与黑潮纪土生土长的资探员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哪怕她也能迅速收拾伤痛为自己打算,却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关心的人就这么步入险境,而她什么也不去做。前世二十多年的温情人生还是给她的今世留下了烙印,她可以被改变,却不会被同化。

    即使办不到左右乾坤之类的大事,至少也可以向花满楼和梅半川示个警什么的。至于她这么干会不会影响大局,以致产生什么恶果,和她有什么关系?她白选只要自己关心的人无事,管你元启森是死是活?

    再者说了,既然这是个局,那么供元启森治病的红豆杉估计已经采集到了足够的数量,元家不可能拿堂堂曙光二世的小命去冒险。而这些被蒙在鼓里的小资探员们,死得太多只怕也不能令那些拨动风云的大人物们眨一眨眼吧?

    白选盯着举行仪式的高台,眼里有怒火在翻滚。这场大局,不知道会有多少不知情的人无辜死去。如果她不是阴差阳错认识了白璧无瑕,估计她也会是那个入局的人。到时候,她还能保住小命吗?

    想到种种凶险处,白选由衷希望,小十八、沈三多以及梅半川都是不知内情的人。否则,她会很失望很伤心很沮丧。

    驻足行宫之上凭栏而望,远方的海滩旗帜如林,在海风吹拂中猎猎飞舞。这里是铁港市的远航海滩,参加此次大任务的资探队伍有近乎六成在此处下海出发。

    整整齐齐于海滩上列队进行祭海仪式的人多得让白选头晕,一眼望不到尽头。好几万人,除了高台之上司仪的唱礼声竟无一杂响。然而也许是心理因素作祟,白选觉得那气氛固然庄重妙手威严,却又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烈。

    在每一次资探任务付诸现实之前,资探公会都要挑选黄道吉日,让所有队员斋戒沐浴过后,举行隆重的出征祭奠仪式,完成任务回来也还得再一次祭告拜谢天地。

    大任务大祭、小任务小祭,出征荒原祭兽、下水远航祭海。而这些繁琐复杂的礼仪都是从九德公会传承下来的,迄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

    国际第一家资源探索公会——九德,据称其出现于黑潮纪三年,前身是由十几名散修发起、组织的资源交流集会。因此,作为修士盟的敌对方天舟共和国,向来只承认于黑潮纪五年由人类成立的“探索”公会为国际第一家结构完整、制度健全的资探公会。

    探索公会成立的这年,这片大陆原住民与末日黑潮幸存人类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已经尘埃落定。而修士——这一地球上原本神秘无比的群体不再沉默,还来不及喘上一口气的普通人类又开始与修士们抢地盘抢资源。

    探索公会一出现便颇具规模,因此有些资探学家认为,它的身后耸立着不久便宣告立国的天舟共和国的影子,说它是如今国家资探总局资探总队的前身丝毫不为过。反而,由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