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三套鸭——一道由文人创作出来的经典淮扬菜!(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酷书网新域名清大家记住,www.xkstxt.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小旭是什么学历?”
  邱耀祖端着保姆送来的热茶呷了一口,随即领着林旭往别墅的客厅走去,一边走,一边问着问题。
  林旭还以为是闲聊,回答道: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本科。”
  “本科……估计也够了,跟我来,做菜之前,咱先聊一下这道菜的来源,让你对淮扬菜有个初步的了解。”
  也够了?
  林旭有些诧异。
  学个菜而已,还对学历有要求吗?
  说实话,林旭长这么大,还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呢。
  做菜之前先问学历,学历低了是做不出来还是拿不动菜刀啊?
  来到书房,邱耀祖指着桌上放着的一本《论语》问道:
  “学过《论语》吧?”
  林旭点点头:
  “学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论语》中的名句。”
  他看到书名,脑子里不自觉就闪出了初中时候背过的论语十则。
  除了感叹时间流逝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外,还有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名句。
  当时背得头疼,导致现在还印象深刻。
  不过邱老爷子问这个是做什么啊?
  难道做菜之前,还先讨论一番孔子的话不成?
  邱耀祖说道:
  “《论语·子路篇》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名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话是讲人生哲理的,同时也是三套鸭这道菜的创制主旨。”
  什么?
  论语的名句跟三套鸭有关系?
  林旭有些不解的问道:
  “邱老爷子,我不是很懂。”
  文化人不都信奉君子远庖厨吗?咋会跟一道菜扯上关系呢?
  邱耀祖笑着说道:
  “要说三套鸭,得从淮扬菜的兴盛说起。”
  他不急不躁的给林旭讲解起了淮扬菜的起源。
  清朝中叶,扬州的经济达到巅峰,盐商们喜欢附庸风雅召一些文人雅士来家里聚会餐饮,并邀请文化人参与到园林、餐饮等设计中。
  三套鸭,就是这个时候,被一些文人,根据论语中那句“君子和而不同”给设计出来的。
  君子和而不同,简单来说就是:
  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这和小人的人际交往是相反的。
  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小人会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应和别人,但内心深处却并不会抱着和谐友善的态度。
  林旭听得云里雾里,有些不明白这跟三套鸭有什么关系。
  邱耀祖说道:
  “三套鸭创立之初,讲究的是三种食材都要有自己的本味,同时两两相合的味道,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林旭听到这里才有些明白:
  “所以是先有了创作理论,然后才诞生了三套鸭这道菜?”
  “对!你这孩子果然一点就透,中餐烹饪往往都是先有菜,再根据菜来推导烹饪理念,但三套鸭是先有了理念,然后厨师们根据理念一点点探索出来的。”
  这就是和而不同说法的来源吗?
  邱耀祖对三套鸭这道菜推崇备至,这也是淮扬菜中很重要的一道高端菜,其地位相当于开水白菜之于川菜。
  “做三套鸭首先要懂里面的创作理念,要懂得和而不同,才能真正理解,从而做好这道菜。”
  对于高端厨师来说,三套鸭的做法不算难,无非就是把三种食材脱骨处理。
  但这类菜光会做还不行,还要能品味出菜的妙处,懂得里面的文化内核,才能真正领略到中餐里的文化美。
  郭德纲说,相声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烹饪也一样。
  聊完了这道菜创作理念,邱耀祖这才起身,带着林旭去厨房,没有直接做三套鸭,反而讲起了这道菜的选材。
  “小旭,要是让你来做这道菜,你会怎么选?”
  怎么选?
  林旭刚想说一只家鸭一只野鸭再加一只鸽子就行,这有什么好选择的。
  但想着邱耀祖不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便认真思索片刻说道:
  “首先要有一只公鸭。”
  鸭子类菜品中,公鸭比母鸭要强很多,不管炖煮蒸炸,公鸭做出来都更好吃,所以他觉得应该选公鸭。
  邱耀祖脸上露出一丝惊讶:
  “你能有这种认知,就说明你确实懂烹饪,是一般厨师不能比的。”
  还真蒙对了?
  林旭有种做选择题蒙对答案的窃喜感。
  邱耀祖接着说道:
  “淮扬菜名著《调鼎集》中对鸭子有这样一句描述:诸禽尚雌,唯鸭独尚雄;诸禽尚嫩,唯鸭独贵老。公鸭子,越老越香,味道就越出众,所以,三套鸭要选择一年以上的公鸭。”
  这就是昨天专门打电话让老黄来送食材的原因吗?
  想想也是,也就老黄这样常年跟各种养殖场打交道的人,才能买到公鸭,一般人到菜市场去买,绝对只有母鸭。
  因为养殖的鸭子,一般是不会留公鸭的,不下蛋,只会浪费粮食。
  但也不是没公鸭,大概七八十只蛋鸭中,会有一只公鸭,负责给母鸭们进行交配,这只公鸭一般会被养殖场的人吃掉,要想买到,必须得托老黄这样的关系户才行。
  至于野鸭和鸽子,林旭就不太清楚了。
  走进厨房,林旭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