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3)(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酷书网新域名清大家记住,www.xkstxt.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净的诗词,实际上……真的忘得干干净净了!

    可恶!

    咱堂堂华夏人,怎么可能背不出高考必背古诗词!

    还有你个老杜,看你浓眉大眼的,怎么连自己的诗都背不出来?!

    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第一轮PK结束,结果几乎是立刻就出现在所有人眼前。

    杜甫答对了两句。

    苏轼也答对了两句。

    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两个人可都菜到家了。

    双方阵营的三百个观众里面除了少数划水人外,平均答对题数比他们本人要多!

    主要还是苏轼杜甫两个人的诗都是重点必背内容,而且背起来还挺朗朗上口的。

    要论背诵难度,那还得提到用典狂魔辛弃疾。

    这家伙一首词可以塞进十个八个典故,不了解的人根本理解不透。

    比如要读懂课本上那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你得知道孙权、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义隆、霍去病、廉颇这些人;也得知道什么是“封狼居胥”、为什么说“元嘉草草”、为什么悲叹烽火扬州路、为什么提到佛狸祠以及为什么问“尚能饭否”。

    用典狂魔,诚不我欺!

    相比之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类的,多背几次就想忘都忘不掉了。

    时隔多年依然张口就来。

    看到苏轼和杜甫两个人的默写结果,直播间集体静了一会。

    接着有人自发地给他们找补起来:这个老杜可是764年的杜甫,不知道《旅夜书怀》和《登高》多正常啊!

    至于大苏,他其实大体上是记得的,就是细节上写错了那么一点,无情的打分系统就直接判错!

    符合人设!

    一点没崩!

    有人起了头,弹幕立刻又热闹起来——

    “我有点期待他们鉴赏自己的诗词了!”

    “笑死,我觉得他们会拖自己阵营后腿啊。”

    “别担心,两边都拖后腿,那不是等于没拖后腿?”

    “说得好有道理,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我想起以前有个人的文章被拿去当高考题,让考生赏析一下结尾为什么说‘鱼眼睛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考完后大伙跑去问作者有啥深意,作者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啊’。”

    “我也记得以前有个作家的女儿写作业遇到爸爸的文章,拿着题目去问她爸爸‘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境如何’,她爸爸一看,叹着气说‘赶稿赶得想死’。”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等着大苏和老杜分析他们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苏轼和杜甫哪里想得到现代人的险恶用心,他们看见自己阵营的人基本比自己答对得多,一时间心情无比复杂。

    也不知该懊恼自己记不住自己的名篇名句,还是该欣慰自己的诗文居然折磨了这么多后世学子。

    要知道现代高考无异于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环,他们的诗文能划入高考出题范围,代表着他们这些诗文在后世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现在问题来了,他们一开始对自己信心满满的名篇名句默写已经折戟沉沙,接下来的诗歌鉴赏会不会出问题?

    苏轼和杜甫目光幽幽地看向吴普,横看竖看都觉得这小子浑身上下写满了“不怀好意”。

    吴普一脸无辜,接收到苏轼两人的谴责眼神后还十分关心地询问:“要不要休息一下再继续?”

    休息有什么用?

    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了啊!

    贼船都上了,还能临阵脱逃不成?

    苏轼无奈地说:“开始第二轮吧!”

    作者有话要说:

    吴馆长: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大苏:?

    老杜:?

    不错,今天顺利在十二点更新了!

    注:

    ①杜甫考题:参考高考题汇编。

    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参考九年义务教育教材

    ③刷题游戏玩法:大概就是粉笔公考可圈可点组卷网之类的题库大杂烩,再拼凑点梦幻家园我的小家之类的装修换装游戏(bhi)学习强国我点开看了看,没找到分阶段的针对性题库。要说记忆中感觉最贴近的,应该是我十年前玩的《沪江开心词场》,主打方向是“词场”,属于背单词的闯关游戏,词库从小学到高中,从四六级到考研考博全都有,就是我没背下几个单词(bhi)现在这类软件应该挺多了,不过大多肯定是有广告的啦,毕竟人都要恰饭的,既全面又好用还免费的刷题app只能让系统搞了!(系统:你大爷的

    64、第 64 章

    第二轮PK开始, 苏轼很快面临着杜甫刚面临过的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