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唐第一楼主(大章)(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酷书网新域名清大家记住,www.xkstxt.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下有什么特殊癖好啊?不应该吧?

    他只好硬着头皮点头认下。

    这下好了,一箭双雕。

    李奇本来不过是来文学馆碰碰运气,没想到遇上这么两位,可真是捡到宝了。

    王勃才气逼人,有他来写文章,再适合不过。

    孔颖达老练稳重,主持唐社的工作再合适不过。

    想到这儿,李奇很开心的道:

    “什么有心之语无心之语,本王都不在乎。人嘛,有点才气,自然就要有点脾气。”

    “这样吧,本王这里有个活,不知你二人可愿意试试?”

    王勃看了看孔颖达。

    那眼神分明在问:冲远啊,这位贤王殿下在长安城名声极大,可以说是一众皇子中,最出挑最一位。

    只是年纪这么小,能有什么活给咱?

    孔颖达回敬眼神:

    子安,你这问题,哥哥我也无解啊。

    贤王殿下名满长安,心怀天下,是真真切切的长安大善人,或许可以跟着这位殿下。

    李奇见二人迟迟不回答,只好再问:

    “你俩看啥呢?”

    “大眼瞪小眼的,怎么,怕跟着本王无用武之地?”

    王勃把心一狠,作揖道:

    “属下愿听候贤王殿下差遣!”

    “属下亦愿往!”

    孔颖达也不甘示弱。

    虽然李奇不是太子,未来命运尚且不清,不过目前来看,这位殿下是个能折腾的主。

    无论是经商,还是奏对,都颇有成就。

    听说,就连朝中的一干御史,也不敢弹劾李奇,生怕被李奇骂个狗血淋头。

    这样的殿下,似乎也值得期待一下。

    李奇笑着拉起王勃和孔颖达的手,道:

    “好!好!”

    “今日就在王府为二位设宴,咱们杯酒论诗,品评天下大势!”

    杯酒论诗,品评天下大势。

    光是这句话,就让人豪气顿生!

    王勃心中热血翻涌,没跟错人啊!就凭殿下这两句话,就足以值得自己效力。

    李奇招了招手,道:

    “方方,让大唐酒庄送两坛唐台到王府,今日本王高兴,当浮一大白!”

    把王勃和孔颖达领回王府后。

    李奇便兴冲冲的从书房拿出唐社的架构,他兴奋的看着两人,问道:

    “子安,冲远,二位是想进入朝堂混个官职,还是想做出一番事业,青史留名?”

    王勃、孔颖达面面相觑。

    对面这位殿下,毕竟才十五岁,开口就是青史留名的大事,莫非是想谋取东宫之位,问鼎天下?

    想到这儿,两人不禁有些紧张。

    还是不够谨慎啊!

    怎么就跟着殿下回来了呢?

    孔颖达老练,回答道:

    “殿下,入朝为官要怎样,青史留名又该怎样呢?”

    这话就相当于说:

    殿下,你好好把话说清楚,别吓我们了。

    李奇脸上浮现一丝笑意。

    他淡淡的道:

    “若是想入朝为官,以二位的才华,我可以向父皇举荐,至于是几品岗位,我就不敢保证了。”

    “若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嘿嘿,那就是这个了!”

    说着,李奇扬了扬手中的纸。

    他把纸张摆在二人面前,开始从大唐的精神文明建设、谈到国家软文化实力,从百姓的信息获取、谈到朝廷政策的传播,从抨击时事针砭时弊谈到献言建策,洋洋洒洒,说了足足两柱香的时间。

    王勃沉默了。

    他得消化一下,这个叫报纸的玩意,有如此诸多神奇的功效?

    孔颖达也面露疑惑。

    不是造反就好。

    只是这个唐社是怎么回事,竟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二人都不说话。

    李奇也没有继续怂恿,他相信,以这二人的才智,如果不能理解这个事情,那么未来做起来就会很吃力。

    当然,报纸这种超越时代局限的媒介,提前就拿出来了,的确也考验二人的格局。

    良久过后。

    王勃抬起头,看了一眼孔颖达。

    他似乎想清楚了,为什么李奇把这个说成是青史留名的事业。

    这个报纸,是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之举!

    “殿下,子安才疏学浅,直到此刻方才想明白,殿下的宏图构想。”

    “与殿下比起来,属下这点微末才华,实在是不值一提。属下愿为唐社马前卒,但凭殿下吩咐!”

    这就是表态了。

    孔颖达也站了起来,朝着李奇剧了一躬。

    “殿下此举,无异于惊雷。”

    “若是大唐全境发行,影响何止当代?”

    “属下甘愿在唐社做一打杂,只盼见证这段历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